【大家说】艺术访谈第一期:《产品系统设计》作者汪晓春教授

2022-10-09 10:21 免费咨询:400 696 6006

一本一诺艺术访谈栏目全新上线!「大家说」 是一档关注艺术设计、教育思考、探索专业深度、社会话题的访谈栏目,也是提供名师对话与资源链接的整合平台。

【大家说】

Interview Art&Design

深度访谈


“大家” 是设计大师、教育大拿、行业大咖!

“大家” 还是学生、家长、老师、朋友!

 

EBEN创始人耿磊老师将以访谈的形式,采访行业“大家“。把他们独特的艺术视角与立场,前沿的设计理念,有趣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希望通过【大家】引领“大家”成为【大家】!

 

 第一期·特邀嘉宾 

讲 座 大 纲

 

01《产品系统设计》解读&创作过程分享

02 国内VS海外设计教育谈

03 设计类竞赛经验&行业发展趋势

【访 谈 节 选】

 

 PART 1.《产品系统设计》的创作过程 

 

G:您最开始写《产品系统设计》这本书的契机是什么?

 

W:这本书诞生的契机是源于我在北邮任教的产品系统设计这门课。 现在市面上的教材或者可借鉴的内容大多比较陈旧,当时正好有学校的支持,于是花费了3年时间,我把自己对于设计的一些感想和日常课件进行了不断的优化融合,把在教学和实践中的很多想法和事例记录下来,总结出了这本《产品系统设计》。

 

刚拿到成品的时候,自己心里也很感慨万千。创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将碎片化的观点梳理反思,提炼成精确的文字经历了很多迭代。希望能够让学生有所收益,也满足我作为老师的愿望吧。

 

G:过去我们做设计时总是聚焦在局部:形态设计或者是材料设计,很难考虑到产品完整的系统是什么,这应该也是汪教授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吧?

 

W:是的,产品系统设计这个名字其实挺通俗的,但是过去的教材和现在讲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了。过去系统设计更多是在讲物质产品的材料、结构工艺等等,但现在讲系统,更多会提到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社会可持续,这是当下系统设计更新的内涵。

 

G:在书中有提到“设计是手段,用系统思维创造新的生活方式”,非常精彩,如何解读系统设计思维?

 

W:系统设计思维是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方式,它会让设计师具备很强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让我们的设计有法可循,让我们在做设计时更为笃定。这是一种我们当下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底层思维方式,无论是了解世界运行的逻辑和规则,沉淀出自己的设计观念,还是对于自己生活的洞悉与规划,都离不开系统思维。

 

G:如何简单概括和定义产品系统设计?

 

W:产品系统设计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谈:一是设计方法,二是设计对象。系统的设计方法不是空想或仅凭直觉做设计,需要具有相对的设计逻辑。

 

对象也不是孤立的。我们可以分别从“产品”、“服务”、“体验”出发,如果把对象看成产品,我们会更关心三维、视觉的设计。如果看作服务,我们会更关心共创,更关心服务提供者、服务接受者,利益相关者(更关心以产品为道具)。如果看作体验,那就是更注重用户的感受,和一致的体验设计。

 

这本书的重点也是关于这两个大方向。

 

 PART 2. 国内VS海外教育谈 

 

G:您认为国内艺术教育和国外艺术教育有哪些不同或互补之处?

 

W:国内和海外的艺术设计教育在思维模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相对来说,海外教育更注重还原论,他们拥有更超前的设计教育意识与观念。

 

而中国的优势在于丰厚传统文化的沉淀和意蕴,我们更注重的是整体论。同时兼备两者:更扎实的实践基础和针对性问题的思辨,加上大局观和整体性的设计视角,在大量实践中融合总结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想,能够培养出更出色的设计师。

 

 PART 3. 关于竞赛与行业未来的趋势 

 

G:2018 年您指导学生获得了红星奖原创奖金奖,可以分享下这位学生的创作过程吗?

 

W:当时我正好在带产品系统设计这门课,学校鼓励7组学生用结课的作品去投了竞赛。其中有一组学生挺幸运的,他们研究的课题是关于“老年人的烹饪/做饭“,同学们用服务设计的方法做的报告,拿到了当年红星奖的服务设计类原创奖的金奖。

 

这在当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因为这门课程里面关于服务设计的整体方法论是我一点点梳理出来的,这也是红星奖第一届开设服务设计相关类别的奖项,作为开创者去探索,很不容易。

 

G:从未来的角度来看,服务设计和体验设计在国内的发展趋势会有怎样的变化?

 

W: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大势所趋,这取决于未来的经济形态。自2018年起,国内的服务经济就已经占了国民经济资源总值的50%以上,西方国家更是如此,所以服务体验设计一定是未来设计教育重要的关注点,也是未来设计的大势所趋。

 

G:作为研究生导师,您觉得什么样的作品集能称得上是一本好的作品集?

 

W:我看作品会更注重作品的过程和方法,比起炫酷的图面效果(当然图面表达也很重要),我更在意的核心是学生设计背后的底层逻辑和策略,从调研到分析到设计方法,更能集中体现学生整体的设计和研究能力。

 

另外,在选题上可以尽量切合热点的社会议题,潮流和观点会随着我们整体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作品的立意需要紧跟时代,立足当下,设想未来,具有前瞻性对于设计作品来说也十分重要。

 

 

以上,就是【大家说】第一期

讲座访谈的部分节选!


再次,感谢汪晓春教授的精彩分享!

想要观看完整访谈的同学们可以戳上图扫码观看

 

 第二期【大家说】重磅嘉宾:

北理工艺术设计学院姜可院长!

 

更多精彩【大家】说系列访谈

锁定一本一诺,敬请期待!